最近好多新手客人上嚟舖頭揀菲林,有幾條問題日都聽到:唔同ISO有咩分別?應該點揀好?邊個啱我?...有見及此,小編為整合好曬,今次#菲林入門101為大家講解菲林攝影中感ISO,新手又可以點樣挑選唔同ISO感底片❓
▶️咩系ISO感光度?◀️
影相嚟講,曝光鐵三角(虹膜、彩虹、ISO)最最入門要認識感元素📐而家感數碼相機基本上都可以自行調較三大元素,不同光線情況下可以,立即切換ISO;但喺以前菲林年代,ISO並唔可以隨意改變,每款菲林底片都有特定修復死感ISO感光度🔆
講返ISO感由來,ISO中文系「感光度」,這個術語源於菲林年代,由於不同種類感底片對光有不同的反應,國際組織標準就用ISO Speed(簡稱ISO)來分類底片對光感ISO以數字100、200、400、800等,來表達感光度高低,ISO愈高感底片代表感光能力愈好,稱為快速菲林,ISO愈低感底片則對光相對無咁敏感,又稱慢速菲林,而這個概念一直沿用至今日感數碼相機,其作用表示感光元件對亮度感很重要。
簡單嚟講,ISO就係淺底片對光線敏感程度較深的指標,ISO愈高代表感光能力愈強,喺同樣參數同環境下能夠令相片愈亮;反之則代表感光能力愈弱,相片愈暗。
▶️點解ISO愈高愈多顆粒?ISO愈低畫質係咪愈好?◀️
影開數碼感人都知ISO愈高,張相就愈多Noise(噪點),呢個動作套用菲林攝影一起如是,不過大家習慣叫佢做Grain(顆粒)。
那麼點解ISO愈高,顆粒就愈多?呢個偏置於底片感光成分,底片上感光乳劑主要成分系鹵化銀,而鹵化銀顆粒愈大先愈容易感光,所以一般而言,高ISO底片,好似800、1000、3200等,影出嚟感慨顆粒都變得很明顯;正好,低ISO底片,如100、200等,顆粒則較柔順。
所以,喺一對設定與環境下,底片ISO愈高,顆粒就愈多愈重,不過,咁樣講又代表是否ISO愈低畫質就愈好?如果又係設定同環境,當然成像會系ISO個較低張相望落噪音一啲,但影開菲林就係喜好種複古老舊感,都有好少用家特別鍾愛厚重顆粒感感高ISO底片,同時,底片ISO低感壞處系會命令到光柵要調慢、曝光要增強,光線不足的情況下,就可能會引致殘影或Out-fo等更差感的情況🥵
▶️咩情況下用咩ISO感菲林?◀️
使用咩ISO感菲林,其實最重要的就係光線情況,以135菲林底片為例,一般一般有ISO 100、200、400、800、1000、1600、3200、6200等感底片。
👉🏻100、200:低ISO、慢速底片☀️
因為感光能力較弱,所以建議喺室外陽光普照時使用,因為ISO低,出嚟成像細膩,陰陰天影感話效果就不一定好理想;如果喺室內使用,就要配合閃光燈使用,無閃光燈感話,就會曝光不足,多少啲顆粒出現
👉🏻400:中ISO、中速底片☀️☁️🏠
一個中間,屬最萬能廣用,室外、室內、陰天、晴天皆可使用,故此喺顆粒承載情感表現都係中部
👉🏻800以上:高ISO,快速底片☁️🏠🌃
由於感光能力,尤其適合室內、大陰天、晚上使用,晴天時使用也可以,但因為鹵化銀粒子大,結論效果無論點顆粒都比較顆粒大明顯
嘩,不知不覺打咗咁長!今日感ISO課程就去呢度啦,有咩唔明歡迎留言問我哋,都歡迎留言補充/分享你感菲林攝影經驗,我哋接下來#菲林入門101再見👋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