菲林攝影之所以迷人,很大一部分在於它那份獨有的質感和沖曬後的驚喜。對於剛入門的菲林攝影愛好者來說,最常遇到的挑戰莫過於如何精準控制曝光,避免過曝或欠曝。要掌握菲林曝光,就必須了解攝影的「曝光鐵三角」:光圈 (Aperture)、快門速度 (Shutter Speed) 和感光度 (ISO)。這三者環環相扣,共同決定了照片的最終明暗。
今天,我們就來深入探討這個「鐵三角」中最常被誤解,卻又至關重要的元素——感光度(ISO)。
菲林 ISO 的小秘密:「增感」與「減感」
雖然菲林的 ISO 是固定的,但菲林攝影中有所謂的**「增感(Pushing)」和「減感(Pulling)」沖洗技術**。
- 增感(Pushing): 故意將高 ISO 菲林曝光不足(例如 ISO 400 菲林當作 ISO 800 來拍),然後在沖洗時延長顯影時間,以「推高」其感光度。這會增加照片的對比度,並產生更粗的顆粒。
- 減感(Pulling): 故意將低 ISO 菲林曝光過度(例如 ISO 400 菲林當作 ISO 200 來拍),然後在沖洗時縮短顯影時間。這會降低對比度,使顆粒更細膩,但需要更精準的曝光。
這些是進階技巧,需要與沖洗店溝通清楚,新手可以先從理解基本 ISO 開始。
結語
感光度(ISO)是菲林攝影中一個需要你在拍攝前就做好決定的關鍵要素。它不僅關乎照片的明暗,更會影響最終的質感和顆粒表現。理解 ISO 的特性,並結合現場光線與你的創意意圖,你就能更好地掌握菲林攝影的「曝光鐵三角」,拍出充滿個人風格的菲林作品。
下次拿起菲林相機時,除了光圈和快門,別忘了仔細思考這卷菲林的 ISO,它將引導你進入一個充滿驚喜的光影世界!